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危地马拉小说家

中文名: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

外文名:Miguel Ángel Asturias

国 籍:危地马拉

出生地:危地马拉城

出生日期:1899年

逝世日期:1974年

职 业:小说家、诗人

毕业院:校桑·卡洛斯大学

主要成就:1967年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总统先生》《玉米人》

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是谁?危地马拉小说家阿斯图里亚斯生平简介

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一八九九年十月二十九日生于危地马拉城。父亲是一位知名的法官,母亲是小学教师。由于父亲不满当时的总统卡夫雷拉的独裁统治而遭到迫害,全家被迫迁至内地小镇萨拉马避居。在这四周聚居着印第安人的小镇上,阿斯图里亚斯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因此他得以了解印第安人的部落生活,熟知他们的古老文化和风俗习惯,听到过许多他们世代相传的神话故事。这一切都成为他日后文学创作和从事印第安文化研究的重要素材,而且使他从小就认识到印第安是一个勇敢、善良、热情的民族,对他们的古老文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他们的悲惨命运寄予了深深的同情。

中学毕业后,阿斯图里亚斯回到首都,进大学攻读法律,同时开始诗歌创作。一九二三年,他自桑·卡洛斯大学社会法律系毕业后,曾担任律师,并和友人合办了《新时代周刊》,后因同军方势力发生矛盾,被迫于一九二三年离开危地马拉,赴伦敦攻读政治经济学,后又到法国侨居。在法国期间,创作并发表了以印第安神话为素材的短篇故事集《危地马拉传说》,用超现实主义的笔法描绘了印第安传说,被认为是拉丁美洲第一本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短篇小说集。早在一九二二年,阿斯图里亚斯即酝酿写一篇以独裁者卡夫雷拉为原型的短篇小说《政治乞丐》。在法国期间,他进一步了解了拉美各国独裁者普遍存在的残暴行径,以及在他们统治下战战兢兢生活的芸芸众生,便决定将这一题材扩展为一部长篇,这就是作者在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三二年完成的长篇小说《总统先生》。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这部小说直到一九四六年才发表。

一九三三年,阿斯图里亚斯在国外流亡了十年后回到祖国,投入政治活动,并继续从事写作在乌维科的独裁统治下生活了11年。一九四四年,统治了危地马拉十三年之久的独裁者乌维科被迫辞职,代表民主力量的阿雷瓦洛博士及阿本斯中校相继上台执政,他被新的阿雷瓦罗政府任命为外交官,担任了外交官等一些公职。与此同时,一九四六年,他的长篇小说《总统先生》问世,这部小说获得空前热烈的反响,使他一举成名。他还陆续出版了长篇小说《玉米人》《疾风》《绿色教皇》和诗集《云雀的鬓角》《贺拉斯主题习作》等。

一九五四年六月,阿雷瓦罗的继承人阿本斯被美国暗中支持的武装力量所推翻,反动军人阿马斯上台执政,阿斯图里亚斯被剥夺国籍,再度流亡国外,侨居阿根廷。在此期间,他一面参加世界和平运动,一面从事写作,相继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危地马拉的周末》,长篇小说《死不瞑目》《混血姑娘》《戏剧全集》等。一九六六年,阿斯图里亚斯又被蒙地内格罗的中立派政府起用,出任危地马拉驻法国大使。第二年,由于“他出色的文学成就”、“其作品深深植根于拉丁美洲民族气质和印第安人的传统之中”,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晚年他又发表了一些作品,如《丽达·萨尔的镜子》、《马拉德龙》、《多洛雷斯的星期五》等。一九七四年六月九日,阿斯图里亚斯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逝世,终年七十五岁。

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的作品《总统先生》有着什么主题?表达了怎样的含义

主题

这部20余万字的小说以艺术的手段表现反独裁的主题,充分展示了作家的思想艺术风貌。独裁统治是拉丁美洲近代史上一个最突出的社会现象。自20世纪20年代拉美各国先后挣脱殖民枷锁获得独立起,直至阿斯图里亚斯开始文学创作,将近100年当中,“考迪罗主义”(军事强人专制统治)像瘟疫一般流行于那块大陆,严重地阻碍着各国的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阿斯图里亚斯的祖国危地马拉,曾先后受到几位独裁者的蹂躏。作家本人就是在卡布雷拉的黑暗统治下度过童年和少年的。独裁者利用警察暗探来屠杀、监禁和镇压民众,造成遍布全国的恐怖,阿斯图里亚斯的父亲就因不肯出卖良心为虎作伥,被解除律师职务回归乡里,这一切给年轻的阿斯图里亚斯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他进入大学后积极投身反独裁的斗争,1932年被迫流亡欧洲,那时他的行囊中就装着《政治乞丐》的手稿。

阿斯图里亚斯与独裁者不共戴天,而文学则是他介入生活进行斗争的最得心应手的武器。然而他的小说并不因此流于政治简单化。作者曾这样说明《总统先生》的创作宗旨:“小说中有政治性的揭露,然而在所有一切的背后分明可以看到一位活生生的拉丁美洲共和国总统的形象,看到一种对貌似现代实则古老的神奇力量的崇拜。(总统)是一种神人、超人(不管我们情愿与否事实如此)。他代替了原始社会中部落酋长的职能,具有某种神力,像神一般肉眼凡胎看不见。”就是说作品的立意不是一般地控诉某一独裁者个人的罪行,而是把人道主义的批判同社会分析相结合,着意塑造了一位拉美专制暴君的文学典型。他是独夫民贼,又是千百年来愚弄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迷信势力和超自然力的化身。作品就是以此为中心,深刻地剖析了独裁统治的社会意识根源和本质。

艺术手法

小说题为《总统先生》,实际上作品中这个人物仅出场五次,作者以极有限的笔墨勾勒出阴险狡黠、凶残狂妄的嘴脸、而在更多的章节中,读者只能从其他人物的言行、心理和他们的命运描写当中去辨认独裁者如幽灵一般暗中主宰一切的影子。他是无形的,却无处不在,是活在每一个人心中的神祇。小说用这种反客为主、虚实结合的手法,给暴君的形象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迷雾。此外为了突出作品的主旨,作家颇费了一番匠心。小说以黄昏时分有如咒语般不祥的教堂钟声开始,渲染出浓重的宗教气氛,灾难就随着夜幕降临。许多人在作者的笔下哭泣、呻吟、呐喊、抗争,然而始终无法冲破这令人窒息的恐怖气氛。独裁者依然威严,嗜血无度,无辜受难者依然求告无门。又是在晚祷的钟声里,故事结束了。全书精心设计的这种阴郁压抑的气氛犹如魔鬼统治下的地狱。

小说中的另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是卡拉·德·安赫尔,他的名字意为“天使的面孔”,作者每每写到他总要提示“他像撒旦一样,外貌漂亮,内心险恶”,暗示安赫尔具有双重性格,如圣经中那个对“上帝”不忠的“魔王”。随着情节的发展,人性在安赫尔心中一点点复苏,他开始向往真正人的生活,与独裁者貌合神离,失去了主子的宠幸,被投入地牢直至丧命。这同圣经中上帝将叛逆天使降至地狱,以待末日判决的故事同出一辙。阿斯图里亚斯巧妙地借用圣经的典故表达一定的寓意,写出人性对邪恶的反叛,大大深化作品的主题。

书中作者表面上不动声色地讲述一切,其实每字每都句带着强烈的爱憎。小说悲剧性的结局激起每一位读者对独裁暴政的愤慨,也使人们认识到屈从命运、甘当奴才是没有出路的。要根绝拉美独裁政治这颗毒瘤,必须砸碎迷信和宿命论的桎梏。这正是小说的艺术成功之所在。

关于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的评价如何?他对社会有着什么影响

阿斯图里亚斯将欧洲流行的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同拉美社会的双重文化——西班牙与印第安文化的混合,有机结合起来,用以表现拉美的社会现实,使其作品有一种独特的韵味,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称道的“魔幻现实主义”。

阿斯图里亚斯的文学成就主要在小说方面。1930年发表第一部著作《危地马拉传说》,以印第安神话传说为题材,首次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1946年代表作《总统先生》问世,作品以犀利的讽刺手法揭露独裁者的狰狞面目,用各种幻景、梦境渲染独裁统治下的社会阴森恐怖,并借助联想、譬喻刻划人物心理。作者成功地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创作了这部杰作,为魔幻现实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在《总统先生》里,作者就是用漫画手法、荒诞夸张的语言,勾勒出独裁者的形象,感觉像是做了一场梦,周围充满阴森恐怖的感觉,把反面人物的嘴脸放大凸显出来,揭露独裁者的丑恶面目。同时在这部作品里也能看到善良人们在苦难里的挣扎,也有人性善良的一面,各种经验都有。在文化表现上作者有大胆尝试。在书里会有一些比较夸张的,意料不到的比喻和文字游戏。整部作品里充满复杂荒诞的氛围,体现出人性的扭曲。

阿斯图里亚斯可能是个左派,有可能还是共产党,他的另一部作品《危地马拉的周末》,里面有强烈的反美情绪,反对美国到中美洲建立热带水果种植园,刻画出他们的飞扬跋扈,同时也有为其所支持的政权宣传的味道。